第三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完美收官
2017-10-30
                        
                        昨天,第三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圆满落幕。今年的教育节不论是举办规模还是参与人数均较之以往有较大提升,并首次由上海一城扩展到三个城市:上海、杭州和天津。自10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共邀请到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演讲嘉宾,进行了90多场丰富多彩的演讲。
 惠灵顿教育节起源于英国惠灵顿公学,已成功举办七年之久,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对教育感兴趣的观众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时下教育热点,可谓是英国每年一度的教育盛事。自2015年,英国惠灵顿公学将教育节首次引进中国。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总监史蒂芬·雅克比博士说:”我们每年定期举办教育节,这也代表了我们致力于不断思索和探究教育的本真和发展方向,鼓励以此展开的话题辩论。世界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断保持活力,响应时代的需求、跟上变化的脚步。”
继过去两年成功举办后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今年的惠灵顿中国教育节继续锁定四大主题“早期教育焦点”、“论幸福(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罗曼史”和“探索教育”展开,时隔一年,再次带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来自中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专家、学者、嘉宾汇聚一堂,与众多学生家长、教育同仁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惠灵顿教育节起源于英国惠灵顿公学,已成功举办七年之久,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对教育感兴趣的观众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时下教育热点,可谓是英国每年一度的教育盛事。自2015年,英国惠灵顿公学将教育节首次引进中国。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总监史蒂芬·雅克比博士说:”我们每年定期举办教育节,这也代表了我们致力于不断思索和探究教育的本真和发展方向,鼓励以此展开的话题辩论。世界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断保持活力,响应时代的需求、跟上变化的脚步。”
继过去两年成功举办后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今年的惠灵顿中国教育节继续锁定四大主题“早期教育焦点”、“论幸福(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罗曼史”和“探索教育”展开,时隔一年,再次带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来自中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专家、学者、嘉宾汇聚一堂,与众多学生家长、教育同仁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惠灵顿教育节起源于英国惠灵顿公学,已成功举办七年之久,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对教育感兴趣的观众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时下教育热点,可谓是英国每年一度的教育盛事。自2015年,英国惠灵顿公学将教育节首次引进中国。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总监史蒂芬·雅克比博士说:”我们每年定期举办教育节,这也代表了我们致力于不断思索和探究教育的本真和发展方向,鼓励以此展开的话题辩论。世界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断保持活力,响应时代的需求、跟上变化的脚步。”
继过去两年成功举办后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今年的惠灵顿中国教育节继续锁定四大主题“早期教育焦点”、“论幸福(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罗曼史”和“探索教育”展开,时隔一年,再次带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来自中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专家、学者、嘉宾汇聚一堂,与众多学生家长、教育同仁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惠灵顿教育节起源于英国惠灵顿公学,已成功举办七年之久,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对教育感兴趣的观众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时下教育热点,可谓是英国每年一度的教育盛事。自2015年,英国惠灵顿公学将教育节首次引进中国。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总监史蒂芬·雅克比博士说:”我们每年定期举办教育节,这也代表了我们致力于不断思索和探究教育的本真和发展方向,鼓励以此展开的话题辩论。世界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断保持活力,响应时代的需求、跟上变化的脚步。”
继过去两年成功举办后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今年的惠灵顿中国教育节继续锁定四大主题“早期教育焦点”、“论幸福(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罗曼史”和“探索教育”展开,时隔一年,再次带来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来自中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专家、学者、嘉宾汇聚一堂,与众多学生家长、教育同仁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教学相长收获满满
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教学相长收获满满
 天津惠灵顿国际学校校长Julian Jeffrey朱利安•杰弗里
发表开幕致辞
天津惠灵顿国际学校校长Julian Jeffrey朱利安•杰弗里
发表开幕致辞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AL)学科主管Paul Findlay 保罗·芬德利
就东西方教育融合发表演讲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AL)学科主管Paul Findlay 保罗·芬德利
就东西方教育融合发表演讲
 伦敦资优集团资深总监Ian Warwick 伊恩·沃里克
与来宾分享教育心得
伦敦资优集团资深总监Ian Warwick 伊恩·沃里克
与来宾分享教育心得
 肖耐特‧巴森
励志演说家, 传播快乐慈善机构
肖耐特‧巴森
励志演说家, 传播快乐慈善机构
 
惠育英才 先进教育理念遍万家
英国惠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 创立于1859年,由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两度荣膺英国首相的惠灵顿公爵而创建。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培养出的数届优秀毕业生而成为世界知名公学之一,在150多年的历史中,惠灵顿公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英国政界和牛津、剑桥等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知名校友遍布全球。 惠灵顿教育的巨大影响力集中体现在其核心理念“惠灵顿五大特质(The Wellington Identity)”,即积极(Inspired)、慎思(Intellectual)、独立(Independent)、个性(Individual)、包容(Inclusive)。“积极”是指让兴趣来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慎思”是培养孩子的钻研、探究精神,而“独立”则强调积极拥抱课堂之外更广泛的信息。“个性”是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形成独特的风格。“包容”则帮助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下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为期4日的第三届惠灵顿中国教育节圆满收官,数日里近百场精彩演讲让教育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绚烂火花。教育节虽落下帷幕,但惠灵顿对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脚步将继续前行。 更多教育节相关信息,请前往官网查询:www.festivalofeducation.cn相关资讯

惠灵顿(中国)教育集团荣登2025福布斯中国国际化学校年度榜单2025-06-20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福布斯中国·国际化学校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惠灵顿(中国)教育集团旗下天津、上海、杭州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及上海、杭州、南通惠立学校六校再次全员上榜,并在各学段评选中表现亮眼,充分展现了集团在学术成就、教学质量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卓越实力。 权威评选 全面评估 本次“2025福布斯中国·国际化学校年度评选”覆盖全国双语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包括双语高中、外籍高中、双语
                                        
                                            点击阅读
                                        
                                    
惠灵顿中学部开放日邀约|线上线下同步开启!2025-06-27
                                        选择国际课程是否更有利未来发展? A-Level课程是否适合偏科/全科发展的孩子? 新生奖学金申请标准和覆盖比例是多少? 是否有科研、竞赛、夏校等背景提升资源? 升学指导如何帮助孩子确定未来专业方向? 随着中考的结束,您是否正在带着这些疑问为孩子的高中教育寻找一个卓越的起点?7月11日-12日,惠灵顿天津校区中学部将举办线上线下同步开放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沉浸式探校体验。无论您选择云端参与,还是亲
                                        
                                            点击阅读
                                        
                                    
G5全覆盖,美本创新高,惠灵顿(中国)教育集团旗下学校捷报频传2025-05-15
                                        随着本学年的大学申请季渐入尾声,惠灵顿(中国)教育集团旗下学校捷报频传,来自全球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络绎不绝。 点击显示录取榜 QS顶尖名校录取 截至目前,帝国理工学院(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第二)、牛津大学(第三)、剑桥大学(第五)、斯坦福大学(第六)、伦敦大学学院(第九),均向惠灵顿(中国)教育集团旗下学子递来了橄榄枝,占据全球排名前十院校的半壁江山,获得上述高校录取的学生比例更是高达24%
                                        
                                            点击阅读
                                        
                                     
                 
            


 Channel
 Channel                                            
 Linkedin
 Linkedin                                         Weibo
 Weibo                                         Facebook
 Facebook                                         Ins
 Ins                                         
                

 
        
        



